第(3/3)页 君忧,则臣辱。 放在别人身上,这一点,可能不大靠谱。顶多…也就是张张嘴喊喊口号而已。 但放王骥、王翱还有于谦这三位正臣忠臣身上,那就不一样了。 为皇帝排忧解难,是一方面。 解决地方上的混乱,还一方水土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他们的为臣之道。 再者说,没点实打实的政绩,史书凭啥载你的名,让你流传青史。 当然了,他们三个,包括于谦在内,也不是没有一点私心。 新政实施过后,他们知晓,受益较大的武勋,其中一批有本事的能人,将会慢慢涌现出来,代替现在除了吃喝玩乐屁都不懂的废材们。 一个个武勋变得有本事了,他们能不想建功立业? 这事,不可不防! “嗯,以三位爱卿的执政牧民能力,尔等所言,朕信得过!” “上任之后,核查军户,清丈军屯,恢复生产,修缮屯堡,练兵备战,养精蓄锐,做到这六点,即可!” “再就是,边鄙战事,自古有之,也从未断绝。瓦剌部虽与我大明朝议和,但那一张随时可以撕毁的议和文书,朕…还有尔等,就当此物不存在。” “况且,纵使也先没有主动挑事的打算。他能不能彻底掌控整个大草原,还是个未知数呢。” “是以,即便重开了互市,增进了双方的往来,各地该有的警惕心,也万万不得有一丝懈怠。” 眼前这三位,执政牧民用兵的能力,的确是有。在王迪看来,他仨绝对称得上是文武兼资之辈。 只不过,他们再有能力呢,终究还是文人出身。 别的不怕,王迪是担心他们思想有点陈旧乃至有点迂腐,真相信了那所谓的议和文书,丢了该有警惕心。 正是为了防止此事出现,所以才召集他们前来面授机宜。 82中文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