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更为重要的是,人家爹妈既然敢把姊妹花双生子养这么大,应该也不在乎祥不详的问题。 再者说,现在又不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时节,看人家这饭馆布局模样,也不像日子过不下去,生活到了被逼无奈典卖子女的地步。 至于直接表明纳人家姊妹花女儿为妃,这种想法,太过草率太过荒唐且不说…… 王迪换位思考过后,他都不清楚,如果自己是她们父亲的话,是会为了荣华富贵而选择将女儿送进皇宫这种充满勾心斗角和保留着殉葬制度的囚牢呢? 还是为了女儿生命幸福着想,放弃一步登天的机会。 况且,他还不清楚这对姊妹花是不是已经有了婚约许了人家…… 之前还认为自己身为大明朝的皇帝,想临幸谁就能临幸谁的王迪,真到了实际操作时,反倒是瞻前顾后,拿不定主意。 胡思乱想之际,身边又传来杨蜜的声音,“陛下,你要真喜欢她们,奴婢可以帮你问问。” 皇帝打量姊妹花的时候,杨蜜就在观察皇帝。 她是看出来了,皇帝是真稀罕这对双生子。 既然这样,不如自己主动开口,省得让随行内监或是袁彬等人察觉出此事给提前办好了。 顺带着,她还能将这对双生子纳入自己的掌控,既能提防着不让她们成为赵飞燕赵合德这样的红颜祸水,又能在后宫当中给自己找点帮手。 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还是你懂朕的心思,别愣着了,快去问问吧。” 吃着碗里的,惦记着锅里的王迪,言语之际,对于让自己女人给自己拉皮条,他是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的感觉。 相反的,他认为自己这是在为大明社稷,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挨了一个妩媚电眼后,王迪便目视着杨蜜领着姊妹花进了里院后厨。 欣赏这三人背影脑子里瞎琢磨之际,就在视线中看不到她们的时候,酒馆外传来了些许动静。 未过多久,一个身着皂衫的独臂大汉,手里拎着三条胖头鱼率先进了屋。在他后面,紧跟着一个精壮且年轻的小伙子。 观这二人模样,王迪不难猜出他们父子的关系,也知晓他们二人应该就是刚刚那对姊妹花的父兄。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独臂大汉在见到他以后,当即跪伏在地,喊了一句“陛下圣躬金安”。 相比留守在饭馆的妇道人家,连益,这个一家之主却是明白得很,锦衣卫这支杀人利器,惟有大明朝的皇帝,也只有大明朝的皇帝,才有资格指挥命令他们。 进屋一瞧,在里三层外三层锦衣卫的护持下,只有那位年轻俊朗男子端坐于方桌前。 见到这一幕,他哪能不明白,眼前这位,定是年轻的正统皇帝! “朕躬安,过来说话吧。” 招了招手,王迪很想问问这个有着虎背熊腰体型的大汉,是怎么变成独臂人的。 “你叫什么,你这臂膀是怎么没的,是因为寇虏袭扰吗?” 刚打完打了胜仗,考虑到皇权不下乡外加消息闭塞这些原因,王迪猜测怀来城的底层老百姓,应该还不清楚奄遏下水大捷。 现如今,鱼鲜还未做好,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不介意向平民宣扬一下,明军在自己的英明领导下,是如何战胜了凶残的寇虏。 没准此人听完,过不了几天,整个怀来城上上下下所有人,就能流传皇帝治下的明军是有多么威武。 自己顺手随口的一件事,没准就能扩大不少皇室影响力,王迪这小算盘打得还是比较精明的。 “回禀陛下,小人名叫连益。臂膀一事,是在宣德六年,小人与家父跟随三宝太监出海期间不幸受伤所致。由于伤势过重,为了保全性命,家父斩断了小人的臂膀。” 连益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立于锦衣卫中间,不卑不亢答复道。 “哦,没曾想你还跟随三宝太监出海远洋过,那你与朕说说,我大明朝以外的世界,有何种奇妙之处?”听到此人竟然经历过最后一次郑和下西洋时,王迪好奇问道。 “回禀陛下,自打小人跟随三宝太监出海以后,才明白了这世界之大远超人们想象。” “南洋诸国,不像中原北方一带,它们那里常年皆是夏日时节…粮食一年三熟,各种香料,珍珠玛瑙金玉珊瑚…大海上的诸多岛国,有着数不清珍异之宝…物类繁多,真是让人看花了眼。” “还有……” 第(3/3)页